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圍繞貫徹落實生態環境國家戰略,積極探索創新,大力實施藍天碧海凈土等生態環保項目,廣泛開展提升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等宣教活動,走出了一條具有大連特色、彰顯時代特色的環保志愿服務組織之路。
志愿者走進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學校東方圣克拉校區進行垃圾分類主題宣講。
推動“環保大講堂”公益宣傳走遍城鄉。2018年,大連市作為全國46個試點城市之一,開始為期3年的垃圾分類試點實踐。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抓住做好垃圾分類公益行動這個機遇,組建宣講隊伍,編寫講座課件,大力促進提升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在志愿者李玉鵬的請纓下,結合家庭家風家教主題環保大講堂活動,重點進行垃圾分類主題宣講。為邁出社會推廣第一步,志愿者主動登門爭取支持,聯合沙區環衛管理部門和教育部門,舉辦了第一場環保大講堂垃圾分類公益講座,100多名教育部門管理人員和教師參加。2018年以來,在大連市生態環境局、文明辦、教育局和城管局指導幫助下,協會組織的“環保大講堂”講座走遍大連城鄉,出動志愿宣講人員3500多人次,行程17萬多公里,深入近900家單位,舉行了1250多場環保公益講座,受眾近30萬人,在廣大鄉村海島播撒環保新風。
叫響環保開放日“大連模式”。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多年來公眾因缺乏了解,對參與污染治理缺乏常識。2017年初,在大連市環保局指導下,環保志愿者協會在全國率先開展環保開放日活動,組織市民代表走入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水污泥處理工廠、核電站等單位參觀。市民代表通過實地參觀,對四類污染治理設施單位加深了認識,認可了污染治理效果,市民們自發通過朋友圈等自媒體宣傳環保知識。環保開放日活動第一年,為讓市民從“要我去”到“我要去”,協會實行“私人定制”模式,遴選了20家環境相關企事業單位,在媒體宣傳展示,動員市民投票,最終選出10家參觀單位。協會從車輛安排、對接參觀單位等全過程保障。2017年11月28日,國家環保部門在大連召開現場會,就開展環保設施開放活動和建設環境治理體系進行了觀摩、討論和部署,“大連模式”被推向全國。
舉辦環保主題活動引領文明新風。在每年的生物多樣性日、環境日、海洋日等節點,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都會組織環保志愿者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提升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吸引公眾參與生態環境社會監督。協會響應“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號召,結合大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連續19年堅持常態化開展周末環保公益活動,每個周末都組織志愿者到星海灣、黑石礁、中山公園等旅游區,進行環境衛生清理活動。協會先后組織海洋增殖放流等20項志愿服務活動,平均每年開展活動300多(場)次,公眾參與達5萬多人次,為社會奉獻環保志愿服務10萬多個小時。圍繞環保志愿者的活動需求,協會還組建了宣講團、科普隊、苗與林項目組、環保媽媽項目組、水源地志愿服務隊和區市縣、單位志愿服務隊等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環保公益活動組織。通過這些隊伍,協會累計實施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等基金項目12個。協會“苗與林”青少年環保公益基金項目成立10年,開展了6屆青少年環保主題演講大賽,每年吸引全市50多所學校參與,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來源:《中國志愿》雜志
作者:金冶(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吳耀輝(大連新聞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