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軍委后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現就做好2021年六五環境日相關宣傳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統一宣傳主題
2021年六五環境日統一使用宣傳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各地不單獨另設六五環境日主題。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做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地區各單位要結合當地實際,緊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組織開展六五環境日相關宣傳工作,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行動自覺,推動形成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社會風尚,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二、舉辦國家主場活動
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活動現場展示2021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系列活動成果,宣布2022年國家主場活動舉辦地,并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生態文化等內容開展一系列配套活動。
各地區各單位要加強上下聯動和左右互動,對國家主場活動相關信息、主題宣傳品及時轉發推廣,擴大六五環境日宣傳覆蓋面,增強國家主場活動影響力。鼓勵各地探索建立適合本地的六五環境日活動模式,并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地方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提升基層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意向舉辦2022年國家主場活動的省(區、市),請相關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參照《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工作指南(試行)》提出申請。
三、突出主體內容
(一)組織開展社會宣傳活動
六五環境日期間,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推出六五環境日主題海報、主題宣傳片、主題歌曲MV等,組織開展攝影作品征集和征文、采風等活動,各地要做好宣傳推廣和組織參與,擴大社會影響。
各地區各單位要用好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六五環境日主題標識和主題歌曲等標志性元素,保持六五環境日形象要素統一,強化傳播效果。結合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創作富有文化內涵的主題宣傳產品,組織開展《讓中國更美麗》《環保人之歌》傳唱活動,以及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和文化體驗活動,不斷提升產品和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各地在舉辦相關活動時,要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按照有關要求,力爭實現碳中和。
(二)大力倡導生態環保理念
各地區各單位要大力宣傳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踐行生態文明的良好道德風尚。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先進典型的選樹和宣傳力度,組織做好2021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推選,發揮榜樣示范和價值引領作用。加強《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的宣傳推廣,引導社會公眾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習慣。
(三)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
各地區各單位要以六五環境日為契機,進行更廣泛的社會動員,發展壯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統一戰線,助推形成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加強與宣傳、文明辦、教育、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等黨政部門和人民團體的協調聯動,調動和支持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環保社會組織、文化藝術界人士等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六五環境日宣傳。鞏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推動六五環境日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組織本地區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集中開放,并不斷擴大開放單位行業領域,為公眾參與提供平臺、創造條件。生態環境部將面向全社會征集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和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四、堅持開拓創新
各地區各單位要順應信息化變革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強化新傳播技術手段在生態環境宣傳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改進宣傳工作方式,提升六五環境日宣傳的有效性和影響力。積極運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設“六五環境日”“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等專題欄目(話題),開展網絡直播、云開放等活動,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宣傳,加強與公眾的交流互動,提升宣傳活動的參與度。
各地區各單位要及時對六五環境日宣傳工作進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提煉工作亮點,努力形成規律性認識,加強機制性建設,促進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創新性發展,努力開創“十四五”宣傳工作新局面,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新的貢獻。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1年3月28日
(此件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