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稱

        關于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川渝鄂段(二階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 索 引 號000014672/2025-00015
        分  類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
        生成日期2025-01-02
      • 文  號環審〔2025〕4號
        主 題 詞

      關于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川渝鄂段(二階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國家管網集團西南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你公司《關于審批〈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川渝鄂段(二階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請示》(西南管道〔2024〕458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工程概況及總體意見

        該工程為川氣東送二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湖北、重慶和四川3省(市),包括1條干線和4條支干線,全長約1155.56公里,設計壓力10兆帕。其中,干線管道為銅梁至潛江段干線,起自工程一階段終點銅梁區與合川區交界處,途經重慶市和湖北省,止于湖北省潛江市潛江分輸壓氣站,管道長約860.86公里(管徑1219毫米,其中6公里站間聯通線管徑為813毫米,年輸量200億立方米);牟家坪老翁場儲氣庫支干線位于四川省境內,起自宜賓市長寧縣牟家坪首站,止于瀘州市瀘縣首站,長約100.9公里(管徑914毫米、日輸量3150萬立方米);大英-安岳-銅梁支干線起自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大英首站,途經四川省遂寧市、資陽市和重慶市潼南區、銅梁區,止于重慶市銅梁區的銅梁壓氣站,長約121公里(管徑711毫米、日輸量1697萬立方米);銅鑼峽儲氣庫支干線位于重慶市渝北區境內,起自銅鑼峽首站,止于大盛站,管道長約33.56公里(管徑711毫米、日輸量730萬立方米);黃草峽儲氣庫支干線位于重慶市長壽區境內,起自黃草峽首站,止于云臺站,管道長約39.24公里(管徑711毫米、日輸量850萬立方米)。管道主要采取溝埋方式敷設,一般地段埋深不小于1.2米。工程沿線共設置14座站場、54座截斷閥室,新增永久占地63.24公頃、臨時占地3128.99公頃,新建施工便道215.86公里,整修既有道路371.56公里。

        工程符合《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能源〔2022〕1531號文件核準項目建設。工程實施將對區域生態、水環境等產生不利影響,在全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本批復所提要求后,工程實施導致的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一定緩解和控制。我部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總體結論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主要生態環境影響

        (一)生態影響。工程自西向東依次經過四川盆地、巫山山脈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沿線穿越涪江土壤與營養物質保持生態功能區、沱江中下游土壤保持與水體自凈生態功能區、長江上游白鱘達氏鱘特殊生境保護與營養物質保持生態功能區、渝西方山丘陵農業生態功能區、市郊水源水質保護生態功能區、梁平-墊江丘陵農業生態功能區、移民開發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消落帶人工濕地水質保護生態功能區、方斗山-七曜山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清江流域水土保持與生態農業功能區、恩施南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三峽庫區敏感生態區和江漢水網平原農業生態功能區。工程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以林地和耕地為主,沿線穿越18處生態敏感區(自然保護區6處、風景名勝區3處、濕地公園3處、森林公園4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處),其中7處涉及開挖穿越(自然保護區2處、風景名勝區3處、森林公園2處),其他11處以隧道、定向鉆等無害化方式穿越。工程棄渣281.45萬立方米,設棄渣場63處,均為永久渣場。施工作業帶清理、管溝開挖、管道敷設、閥室和站場建設等,將占用和破壞植被,驚擾野生動物,對沿線生態系統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二)環境風險。對管道中心線兩側15米范圍內居民點實施工程拆遷后,兩側200米范圍內共有2303處居民點、3處學校、2處福利院;站場周邊5公里范圍內共1659處居民點、48處學校、25處幼兒園。工程環境風險主要是天然氣泄漏及火災導致的次生生態環境影響。

        (三)水環境影響。工程以隧道、定向鉆、頂管、開挖等方式穿越大中型河流共39條,穿越7處水源地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其中5處涉及開挖,開挖地段均為陸域,不涉及一級保護區,穿越將對部分河流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產生擾動影響。施工期河道開挖產生的泥沙、定向鉆施工產生的廢棄泥漿及鉆屑、清管試壓廢水以及站場生活污水等,可能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工程施工擾動地下水,可能影響分散式飲用水井。

        (四)其他環境影響。施工期揚塵、噪聲和固體廢物以及運營期站場噪聲和清管廢渣等,將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三、減緩生態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一)生態保護措施。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嚴格劃定施工范圍和人員、車輛行走路線,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林地、生態環境敏感區等特殊地段作業帶寬度縮減2米,優化施工場地布局,盡量減少工程占地及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場地地表清理避開野生動物繁殖季節,優化不同管段施工方案和工藝,農業生態區管段施工盡量避開農作物生長季節,林地管段施工應考慮周邊野生動物保護的特殊時段要求,隧道洞口爆破作業避開野生動物活動較為頻繁的晨昏時間,避免夜間施工對野生動物正常棲息造成影響。加強施工人員生態環保意識宣傳教育,不得隨意破壞植被和捕殺野生動物。隧道洞口等地表工程開展景觀設計,盡可能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景觀相協調。加強工程土石方調配和沿線綜合利用,從源頭上減少棄渣量,棄渣場設置應避開沿線生態敏感區,采取先擋后棄、渣體防護等措施,棄渣運往指定棄渣場,不得隨意棄渣;涉及在縉云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7處生態敏感區內進行地表開挖穿越的管段,開工前聘請專業單位針對涉及范圍進一步開展重點野生動植物調查,發現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時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根據主管部門要求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對可能受工程施工影響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金蕎麥、中華獼猴桃以及8株古樹,通過優化工程布置、施工作業方式,避免工程占用,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加強跟蹤觀測,必要時進一步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施工前做好表土剝離和堆存保護,施工時采取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措施,施工結束后根據周邊生態狀況對施工跡地等區域實施復耕或生態修復,加強生態修復設計,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統籌考慮管道保護要求,使用原生表土及鄉土物種,重建與周邊生態環境相協調的植物群落,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初期采取加強管護等措施確保修復成效,最終形成可自然維持的生態系統。

        (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加強管道防腐設計,全線管段采用加強級三層聚乙烯外防腐層,焊縫采用射線和超聲波探傷,提升焊接質量;對鄰近合川區清平鎮富林村等集中居民區的14處管段采取增加管道壁厚和埋深等措施。對穿越生態環境敏感區的管段采取增加管道壁厚、采用加強級防腐等措施;與現行管道并行或交叉的管段在施工時,應控制間距和施工范圍,做好對已建管道的探測、臨時防護和隔離措施,防止破壞現有管道引發次生生態環境影響。全線采用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站場設置站控系統、緊急截斷系統,監控閥室設置遠程終端裝置,確保事故狀態下自動緊急截斷。加強運營期維護管理,生態環境敏感區和居民集中區域的管段應提高內腐蝕檢測和巡線頻次。加強應急能力建設,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裝備等,盡快完成長輸油氣管道項目環境風險評價與防范措施相關課題研究。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環境應急預案,相關風險防范和應急要求及措施應納入預案,做好與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等應急預案的銜接和聯動,開展必要的培訓、宣傳和演練,并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部門備案,根據相關部門意見完善和修訂,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三)水環境保護措施。采取頂管、隧道等非開挖方式穿越水源保護區時,頂管工作豎井、隧道施工場地等應遠離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隧道施工應采取超前探水、注漿堵水等措施控制涌水量,針對突發涌水等情形制定應急處置措施,在放牛坪隧道等8座涌水量較大的隧道洞口附近設置應急池或應急罐,確保涌水有效處置;針對隧道疏排水可能影響的村莊,制定應急供水保障方案,確保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不受工程影響;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施工營地和排放各類污(廢)水,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進行開挖施工應避開雨季,對保護區內開挖堆存的土方進行苫蓋;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內存放油品儲罐、清洗施工機械。河流開挖施工盡量選擇在枯水期,開挖采用圍堰導流方式,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河道中多余土方和建筑垃圾,及時拆除圍堰,恢復河床原貌。定向鉆出入土點、泥漿池等應設置在河堤外,施工期加強對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置,清管試壓廢水經沉淀處理達標后回用或選擇合適的地點依法依規排放。定向鉆泥漿循環使用不外排,廢棄泥漿交有處置能力單位進行處置。泥漿池、危廢儲存區、站場污水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臨時堆放區等區域做好防滲處理。運營期新增定員的站場除野三關壓氣站依托既有站場處理生活污水外,其余均設置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后優先回用;重慶維搶修中心生活污水納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無人值守站場設置化糞池,定期拉運至市政處理。

        (四)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工程建設及運營中應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防治的相關要求,具備條件的優先采取低排放或新能源機械和運輸車輛。開展長輸油氣管道溫室氣體排放與控制相關專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減少無組織和非正常工況排放;運營期站場和閥室天然氣放空通過立管排放;針對全線站場計劃內放空天然氣,研究采取移動式車載回收裝置進行回收。選擇低噪聲施工工藝和設備,采取有效減振降噪措施,確保站場廠界和敏感點聲環境達標,站場放空盡量在白天進行,切實減緩突發噪聲對周邊敏感點的不利影響。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當地環衛部門處理,施工廢料回收利用,清管和分離器檢修廢物按環保要求處置,危險廢物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加強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暫存的環境管理。涉及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保護區域的管段,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并依法履行相關手續,否則不得在相關區域開工建設。結合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要求和主管部門意見,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敏感區的保護。

        四、你公司應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強化資金保障,加強生態環境管理,確保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應將優化和細化后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概算納入設計、施工、監理等招標文件及合同,并明確責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工程建成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適時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五、宜昌市、荊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潛江市、潼南區、合川區、北碚區、渝北區、長壽區、銅梁區、墊江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自貢市、瀘州市、遂寧市、宜賓市、資陽市生態環境局要切實承擔事中事后監管主要責任,履行屬地監管職責,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環執法〔2021〕70號)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局)要加強對“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工作的監督指導,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等單位按職責開展相關監管工作。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及批復文件復印件分送上述部門及宜昌市、荊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潛江市、潼南區、合川區、北碚區、渝北區、長壽區、銅梁區、墊江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自貢市、瀘州市、遂寧市、宜賓市、資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按規定接受生態環境部門監督檢查。

        生態環境部

        2025年1月1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管網集團,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宜昌市、荊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潛江市、潼南區、合川區、北碚區、渝北區、長壽區、銅梁區、墊江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自貢市、瀘州市、遂寧市、宜賓市、資陽市人民政府,宜昌市、荊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潛江市、潼南區、合川區、北碚區、渝北區、長壽區、銅梁區、墊江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自貢市、瀘州市、遂寧市、宜賓市、資陽市生態環境局,北京中油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5年1月2日印發

      字號:[大][中][小][打印]僅打印內容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很污很黄的网站|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禁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中国性猛交xxxxx免费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精品第二页| 美女脱个精光让男人桶爽|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成年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阿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第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国产人妖cdmagnet| 色综合67194| 国产网站免费看|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焦伊人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