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信息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關于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2032號(資源環境類151號)提案答復的函

      2024-08-01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4-08-0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號:[大] [中] [小]

      王金南等6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建立美麗中國生態環境‘顏值’監測體系的提案”,由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復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將生態環境監測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統籌考慮,加強頂層設計,推出并實施了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創新。我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動監測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同時,對照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相關要求,監測科技水平還需提升,新興領域監測能力有待完善。你們提出的加快建立美麗中國進程監測評價和考核指標體系等建議,對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進美麗中國監測評價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深表認同,將在工作中積極予以吸納。

        一、關于加快建立美麗中國進程監測評價和考核指標體系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我部于近日啟動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制定工作,組織召開由代表省份生態環境廳、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參加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研究座談會,圍繞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深入開展交流討論,加快構建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并提出指標設計需把握“完整性與簡明適用和可監測可操作”的原則,進一步明確監測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我部推動組建美麗中國建設研究院,提供智庫支撐。對標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梳理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短板弱項,建立完善監測評價方法,更加全面真實反映美麗中國“顏值”和“氣質”。同時,自然資源部持續健全完善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體系,實施年度國土變更調查,開展森林、草原、濕地、水資源等專項調查和自然資源監測、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強化數據分析評價與成果共享應用。水利部持續健全水文水資源監測體系,為保障水資源安全提供基礎支撐。

        二、關于建立全國美麗中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和管理平臺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監測網絡體系,基本實現要素齊全、布局科學合理。今年4月我部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系統部署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出要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一體化監測網絡。我部直接監測的站點達到3.3萬個,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全覆蓋,重點流域和管轄海域全覆蓋。地方監測點位接近30萬個,其中,與國家聯網的空氣監測站點約1.3萬個,基本覆蓋了全部區縣,地表水監測斷面約1.2萬個,監測河流5090條。此外,水利部、自然資源部實施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成2萬多處地下水自動監測站,監控面積達350萬平方千米。特別在生態監測方面,我部于2021年、2023年分別印發《區域生態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和《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進全國生態質量監測評估。2023年8月,我部會同中國科學院共同完成首批55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遴選。加快建設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涵蓋森林、草地、荒漠、濕地、農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態系統。同時,國家林草局通過將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等指標納入五年規劃期考核內容,加強林長制督察考核,較好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我部加強監測業務管理平臺建設,組織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籌建設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會商平臺,持續推進地方監測數據聯網共享,優先推進全國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綜合會商和分析。

        三、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數字化轉型建立數字美麗中國

        近年來,我部通過加強科技攻關,推進新技術、新裝備在監測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高監測支撐服務質量和時效性。目前,空氣和地表水等常規指標已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監測,高精尖實驗分析儀器和便攜式、快速化應急監測儀器大量配置,衛星遙感、無人機、激光雷達、移動走航等先進監測裝備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生態環境監測的自動化、精準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我部印發《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組織13個省份、16個地市參與試點,推進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凝練了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智慧監測成果。2024年3月,我部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加速監測技術數智化轉型,完善監測技術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應用,加速新技術標準化進程,提升裝備自主化水平。

        四、關于完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制度

        我部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公開,通過生態環境部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定期推送發布監測信息,每年發布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同時,為客觀反映美麗中國建設進程,我部在《2023年度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設置了專欄,專題介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情況。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為主線,全面推進生態監測各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和監測評價。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評價方法,補齊短板弱項,充分反映美麗中國建設進程和取得成效。二是推進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我部將加強生態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分批開展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遴選,實現省級行政區、典型生態系統和重要生態空間“三個全覆蓋”。自然資源部將拓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覆蓋陸地和海洋的生態系統碳匯調查監測評估業務體系。三是加速推動監測數智化轉型。我部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制定數智化轉型工作方案,加大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監測領域應用,提升生態環境高效感知和深度認知能力。自然資源部將推動空天地網一體化信息感知能力建設,推進調查監測數字化轉型。國家林草局將加快數字賦能,積極完善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逐步建立森林草原資源“一張圖”“一套數”動態監測體系。四是積極宣傳美麗中國建設成效。我部將完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制度,在公報中豐富美麗中國建設相關內容,當好反映藍天、碧水、凈土、青山的“鏡子”,更好展現美麗中國生態環境“顏值”。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24年8月1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免费看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视频|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性XXXXBBBBXXXXX国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免费少妇a级毛片|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www..99557c..com|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gogo高清全球大胆高清| 成年免费a级毛片|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jizz18高清视频| 在线国产小视频|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女主调教贱女m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毛片|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