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林等7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實施我國西南邊境地區生物多樣性變化調查與保護的提案”,由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國家中醫藥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答復如下:
一、關于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工作。2019年以來,依托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我部組織開展西雙版納、橫斷山南等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工作,調查發現一系列新物種、新記錄種。農業農村部設立“西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財政專項,聚焦云南、西藏、四川、貴州等地重要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開展系統調查,著力掌握漁業資源與環境本底狀況,查明影響水生生物資源及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因素。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林草濕荒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評估,不斷完善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網絡。
二、關于研發邊境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入侵防控新技術
農業農村部組建首批13個重大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科技支撐團隊,強化技術研究、政策咨詢、調查監測、防控指導和應急處置,發布紫莖澤蘭、薇甘菊等入侵物種防控技術指南,明確防控關鍵時期、重點區域和主要措施。國家林草局建成國家級監測站為主體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網絡,并建成全國林草生物多樣性監測大數據平臺,匯交全國自然保護地監測數據和外來入侵物種數據,啟動實施“重大林草入侵生物擴張蔓延機制與高效防控技術研究”項目。
三、關于促進邊境地區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綠色發展
依托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我部組織開展斑鱉、云南閉殼龜、云南雞油菌等重點物種調查與保護成效評估等工作。同時,我部積極支持云南等地推動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鼓勵圍繞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保護補償等方面,探索創新路徑和模式,保障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推動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農業農村部在云南、西藏等種質資源普查重點區域開展農業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持續加強重要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和收集保存,為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國家林草局開展全國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大熊貓等專項調查。國家中醫藥局在云南、西藏等區域開展中藥資源普查,支持云南建立中藥資源監測點,并指導出版中藥資源保護與發展相關專著31部,支持云南、西藏等西南邊境地區開展緊缺、瀕危藥材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重點突破經濟適用、品質優良的瀕危稀缺中藥材大規模繁育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
四、關于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我部積極支持云南省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依托中國—東盟、瀾滄江—湄公河等機制平臺,積極拓展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在國際公約履約領域特別是防治外來入侵物種方面的合作,通過跨國界合作與信息交流,實施聯防聯控措施,提升區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整體水平,共同應對外來入侵物種帶來的威脅,共建生態安全屏障。
下一步,我部將積極聯合各相關部門繼續做好西南邊境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工作,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科技支撐,促進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感謝你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