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瑤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優化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建議”,由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辦理。經認真研究,并書面征求自然資源部的意見,答復如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振興具有重要作用。您提出關于優化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建議,客觀反映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現實問題,相關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相關工作進展
(一)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我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勵農戶以資源化利用方式實現污水科學就地回用。常住人口較少、居住分散,以及具備適宜環境消納能力(包括水環境質量、土地消納能力)的村莊,特別是位于非環境敏感區,或者干旱缺水的村莊,可充分借助農村地理自然條件等,在按照《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等相關規范標準對糞污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上,與庭院經濟和農業綠色發展相結合,就近就地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各省份結合農村實際,積極探索“成本低、易管護、可持續、效果好”的資源化利用模式,取得積極進展。包括貴州在內的25個省(區、市)印發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技術指南或指導意見,均提出了適合當地的資源化利用模式。
(二)科學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評判基本標準。我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以改變污水造成的臟亂差狀況和環境污染,杜絕未經處理直排環境為導向,確定“三基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標準,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公共空間基本沒有生活污水亂倒亂排現象;基本聞不到臭味,公共空間或房前屋后基本沒有黑臭水體、臭水溝、臭水坑;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為多數村民群眾認可。同時,我部指導各地在省、市兩級建立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調研機制,推動補短板強弱項,鞏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參與度、幸福感。
(三)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機制。我部指導各地建立縣(市、區)政府主導、法人主體建設運維、部門監管、村民參與的污水治理機制。鼓勵縣級人民政府加強領導,組織整縣謀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化建設運維資金、用地用電及相關政策保障,著力構建長效工作機制。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以建設美麗中國為引領,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繼續加大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力度,切實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確保取得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效。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生態環境部
202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