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現場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會議總結環保設施開放工作進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指出,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推動相關設施向公眾開放,既是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也是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的有效措施,同時對化解當前面臨的“鄰避效應”、防范環境社會風險、促進行業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會議強調,近年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打造出不少優質品牌活動,探索和積累了許多好做法、好經驗。但設施開放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部門之間協調力度仍需加大。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深入研究,進一步深化環保設施開放工作總體部署,統籌安排好明年的設施開放工作,務必確保到2020年年底前,各省(區、市)四類設施開放城市的比例達到100%。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考察了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智能控制室和污水處理裝置,了解企業公眾開放日有關情況,并參加其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啟動儀式。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現場鄭重承諾,到2020年年中,中國石化全部(89家)生產企業環保設施實現全面開放。
環保設施開放工作2017年5月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以來,先后公布三批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共1239家,超過70%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符合條件的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社會開放。僅今年,各省(區、市)各類設施單位就組織開放活動約1.2萬次,累計接待公眾超63萬人次。
生態環境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各省(區、市)生態環境廳(局)設施開放工作負責同志、設施開放單位代表、環保社會組織等,約150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