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海南省發現,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下簡稱海南國家公園)保護不到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海南國家公園于2019年試點,2021年9月正式設立,規劃總面積4269平方公里,是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督察發現,海南國家公園內存在違法違規侵占林地、非法采石破壞生態、小水電站清理整治不力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二、主要問題
一是違法違規侵占林地。2020年10月起施行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明確,禁止在海南國家公園范圍內從事砍伐、開墾等活動。督察發現,五指山花舞人間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在海南國家公園內違法開墾258.6畝公益林地種植咖啡等經濟作物。2021年6月30日,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將該違法問題函告五指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五指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現場調查后,于7月22日同一天,一面向該企業下發《責令停止違法(章)行為通知書》,一面又回復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五指山分局稱企業的行為不違法。此后,該企業未停止違法行為,五指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也未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制止。2022年5月,海南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再次指出該問題,但違法行為一直未停止并持續至今。
圖1 2023年11月27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258.6畝公益林地被違法開墾
東方市東河鎮俄賢村更新造林項目位于海南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主要種植黃花梨。督察發現,該林地大量套種香蕉等高桿作物,為便于香蕉收割,將黃花梨過度修枝,造成林地破壞。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2023年11月出具的鑒定意見顯示,毀林面積8公頃,共3280株,其中胸徑大于等于5厘米的225株,小于5厘米的3055株。督察還發現,海南國家公園設立后,東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違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有關規定,擅自于2021年3月發放5份共計214.6畝的林木采伐許可,海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函告后才收回。
二是礦山非法采石破壞生態。瓊中縣什運宏興石料場位于海南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規定,禁止在海南國家公園內從事開山、采石、采礦等活動。督察發現,該企業于2020年10月1日至17日違法爆破6次,并持續生產,僅2022年下半年加工石料出庫量就達3.7萬噸。督察還發現,該企業一直未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明確的“邊開采邊治理”要求,直到2021年5月才開始編制礦山修復方案,方案中修整邊坡開采石方量高達13.98萬立方米,瓊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指出其存在“以治理之名行開采之實”嫌疑后,才調整為4.49萬立方米。現場督察時,相關修復工作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圖2 2023年11月30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瓊中縣什運宏興石料場礦區生態修復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是小水電站清退不嚴不實。2021年8月,海南省印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小水電站一站一策實施方案》,要求清退海南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內的小水電站。督察發現,該方案制定標準不高,要求不嚴,部分小水電站應列未列。瓊中縣天河二級、銀河、吊燈嶺和昌江縣雅加一級一B等4座電站,部分設施位于海南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至今仍在運行。督察還發現,瓊中縣吊燈嶺水電站整治方案要求生態下泄流量為0.58立方米/秒,但實際只有0.076立方米/秒;昌江縣雅加一級A電站主壩生態流量下泄口已完全淤堵;昌江縣大炎、桐才、雅加一級一B等電站下游河段基本斷流。
圖3 2023年12月2日,督察人員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昌江縣大炎電站下游河道明顯斷流、大段河床裸露
三、原因分析
海南省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對海南國家公園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不到位。五指山市、東方市、瓊中縣、昌江縣相關部門失職失責問題突出,放任違法違規行為長期存在。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